尚无内容。
  • English
  • |
  • 联系我们
  • |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61传媒tv在线观看(在运行)
    学院新闻及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新闻及公告>>正文
    我院教师指导的2024届“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网站来源: 时间:2024年07月26日 18:49 点击数:

    525日至29日,我院教师指导的2024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525日下午,李铁柱同学在综合实验大楼1022会议室进行答辩。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孙翔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山西大学孙海峰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魏超贤副研究员、61传媒tv在线观看黄爱国助理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61传媒tv在线观看实验中心张威实验室担任答辩秘书。

    李铁柱同学(导师:李锐龙副教授)论文题目是《红树林植物根系沉积物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其研究开展了广西北部湾红树植物根系沉积物中微塑料的赋存和特征研究,对沉积物理化性质与微塑料丰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微塑料污染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影响。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在于:发现了根系沉积物是微塑料污染的热点区域;揭示了红树植物根系对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存在泵效应,环境因素和微塑料特性的变化共同影响微塑料在根系沉积物中的分布;阐明了微塑料的积累促进了细菌的特化,并在限制条件下微塑料可抑制根系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繁殖。读研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重点研发等课题的研究,多次对北部湾红树林微塑料污染进行调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一篇SCI论文:《Distinct microplastics abundance variation in root-associated sediments revealed the underestimation of mangrove microplastics pollution》。

    526日上午在海洋学院1104会议室举行的答辩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原总工程师邓超冰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李浩蓝同学的答辩会由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孙翔教授、61传媒tv在线观看王丽伟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61传媒tv在线观看唐兴颖博士担任答辩秘书;陈英展、徐家荣同学的答辩会由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孙翔教授、61传媒tv在线观看张瑞杰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61传媒tv在线观看唐兴颖博士担任答辩秘书;陈思思同学的答辩会由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孙翔教授、61传媒tv在线观看张瑞杰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61传媒tv在线观看王丽伟副教授担任答辩秘书;覃博、孙超逸、王姝颖同学的答辩会由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孙翔教授、61传媒tv在线观看张瑞杰副教授、王丽伟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61传媒tv在线观看唐兴颖博士担任答辩秘书;

    李浩蓝同学(导师:张瑞杰)论文题目是《中南海山沉积黑碳不同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研究》。其研究利用海山生态系统的天然地理优势,分析深海沉积物中焦炭和烟怠两种黑碳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命运随水深的变化,为校正全球碳埋藏量和理解黑碳对气候变暖的正负反馈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李浩蓝同学本科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就读于广西大学环境工程(专硕)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黑碳的环境命运及其环境影响。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一篇,以第二作者在《Chemosphere》上发表论文一篇。

    陈英展同学(导师:王丽伟副教授)论文题目《快速检测长棘海星eDNA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长海星(Acanthaster cf. solaris, Crown-of-thorns starfish, COTS) 被称为珊瑚杀手,且具有超强的繁殖和存活能力,其周期性暴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长海星的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耗时费力且精度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对长海星eDNA的实时动态监测。本研究结合了环境DNA (eDNA)简单、高效和特殊指征作用与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和易于微型化的特点,开发出两种性能优异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用于对长海星eDNA的现场动态监测,为示踪和预警长海星的暴发提供新的技术支持。2021年至广西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读研期间以共作者在期刊Bioelectrochemistry上发表论文《A novel biosensing strategy on the dynamic and on-site detection of Vibrio coralliilyticus eDNA for coral health warnings》、参加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海)展板汇报、参与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北部湾赤潮爆发早期预警检测技术的开发》、已获授权一项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长棘海星环境DNA的电化学DNA传感器》。

    徐家荣同学(导师:王丽伟 副教授)论文题目是《基于两种信号放大策略的长棘海星DNA生物传感技术研究》,主要围绕长海星eDNA展开研究,通过碳基材料、DNA探针有序组装两种信号放大策略构建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并服务于现场长海星eDNA检测。该研究为长海星种群密度监测提供一种新技术,也为长海星暴发提供早期预警方案。徐家荣同学是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与海洋学院联合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生物传感,读研期间,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并以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的身份在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发表SCI论文一篇,题目为《Ultrasensitive and On-Site eDNA Detection for the Monitoring of Crown-of-Thorns Starfish Densities at the Pre-Outbreak Stage Using an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陈思思同学(导师:唐兴颖)论文题目是《糖厂滤泥和甘蔗渣共水热碳化及制备炭基缓释肥研究》。主要以制糖业副产物糖厂滤泥和甘蔗渣为原料,研究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原料混合比例三种工艺参数对水热炭特性的影响及机理,探究四次液相循环对共水热碳化固液相产物的变化,选取最优反应条件下的水热炭,造粒制备水热炭基缓释肥,依据营养物质释放速率进行缓释性能评估,并立养分释放动力学模型,探讨尿素释放机理,为开发新型绿色肥料和完善制糖产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提供理论依据。陈思思同学,2021年至广西大学就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读研期间,担任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党建会组织部部长、环境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纪检委员,并荣获广西大学2022-2023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大核心期刊《环境工程》发表论文《催化剂在生物质水热碳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覃博同学(导师:陈小燕),专业型硕士,论文题目是《野火细颗粒物对珊瑚营养可塑性和钙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聚焦野火颗粒对不同珊瑚营养代谢、钙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内在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论表明野火细颗粒物限制了珊瑚的营养可塑性和能量代谢过程,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覃博本科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209月至广西大学就读研究生并在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和海洋学院进行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与生态。读研期间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研究。曾多次前往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涠洲岛开展珊瑚礁海区调查工作,并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一篇SCI论文《Responses in reef-building corals to wildfire emissions: Heterotrophic plasticity and calcification》。

    孙超逸同学(导师:王英辉教授、陆立海高工)论文题目是《改性聚苯乙烯泡沫滤料在生物滤池中的应用》。其研究了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改性方法成功将羟基氧化铁负载在聚苯乙烯泡沫滤料表面,增强了滤料的表面粗糙度、亲水性和带电性,增加了滤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开发新型廉价滤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还通过正交试验、挂膜启动试验、微生物群落分布试验、单因素试验、整体运行试验以及构建降解动力学模型验证了其有效性,为该种改性滤料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孙超逸本科毕业于北京建筑大学,于20219月至我院就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轻工科技》发表论文一篇:《改性聚苯乙烯滤料在反硝化生物滤池中的应用》。

    王姝颖同学(导师:苏宏飞副教授)论文题目是《益生菌Bacillus firmus GXU-Z9的珊瑚抗病作用与机制研究》。其研究证实了益生菌B. firmus GXU-Z9可有效防治致病菌V. coralliilyticus对鹿角杯形珊瑚引发的感染,益生菌可能通过编码合成对珊瑚有益的物质、调节珊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直接或间接促进泛酸和N-Alpha-acetyllysine的产生来发挥抗病作用。王姝颖同学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于20219月至我院就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海洋生物与生态。读研期间,曾担任班级副班长,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和广西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并以共同作在国际期刊《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SCI论文一篇,以第二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南方农业学报》发表论文一篇。

    参与论文答辩的同学们均圆满完成了各自的学习研修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绩。每位研究生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具体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与目标设定、详细的实验数据及关键结论,同时还突出介绍了论文的创新点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答辩过程中系统地回顾了在校三年间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并对答辩委员会委员们的提问给予了准确的回答。充分展示了我院研究生教学的高度规范化及教育体系的持续优化与成熟。经过讨论,答辩委员会一致认定,所有毕业生均达到了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并同意他们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文字作者:答辩学生、唐兴颖、周剑

    图片作者:答辩学生

    上一条:我院2024届海洋地质与环境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下一条:61传媒tv在线观看10周年院庆主题

    关闭


  • 网站地图
  • |
  • 下载中心
  • |
  • 科研成果
  • |
  • 新闻动态
  • |
  • 通知公告
  • |
  • 关于我们

  • Copyright @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